采用有機膠層粘貼方案
關于鋪貼貼沾結劑,條件具備時,提倡采用材質相對要明顯柔軟的有機膠層貼沾方案:在底材基床出現明顯溫差伸縮等不利環境下,此種膠能吸收和減弱威脅磚片貼沾結牢固性甚至磚片完整性的應力破壞作用。
A. 事實上,在香港的一些通體微晶石裝飾工程中,用的就是有機膠層方案。這不但節省鋪貼層厚度從而加大了建筑空間(高度、寬度)利用系數,而且還可以有效防止微晶石鋪地開裂問題。
B. 大陸市場上,同樣有現成的有機膠商品。
安排預留縫以避免地面水泥密縫鋪貼裝修的裂磚風險
水泥密縫鋪貼(室內)方案的裂磚風險
A. 室內密縫鋪貼的理論假設前提是,室內溫度一直是波動幅度不大并且波動速度也不大。但是,此種假設并沒有足夠充分理由。事實上,的確存在氣溫大幅度劇烈變化的情況;在一天之內達到升高或者降低10℃甚至更多也不是特別稀罕的。在這種情況下,建筑物外墻與室內地面之間就出現超常的溫差,導致水泥密縫鋪貼(室內)磚片大量開裂甚至大量拱起來的現象。
B. 微晶石用于地面鋪貼時,要在四周靠墻角位置安排預留縫,當發生膨脹擠壓情況時,可起到適當緩沖的作用。預留縫寬度視房屋面積大小在10-20mm之間,縫中填充彈性材料,例如市售玻璃密封膠(俗稱康寧膠);為降低成本,亦可考慮使用聚氨脂類彈性防水密封膠材等替代品。
C.填充填縫劑后,增加美縫劑覆蓋在磚縫上會形成光滑如瓷的潔凈面,耐磨、防水、防油、不沾臟污、有優異的自潔性,不易藏污納垢,易清潔、一擦就凈,從而可解決瓷磚縫臟黑又難以清潔難題,避免縫隙孽生霉菌危害人體健康。
微晶石的維護與保養
盡量避免金屬物品與沙粒等硬物直接的經常性摩擦微晶石表面;
不要長期與強酸接觸;
經常用清水,或中性清潔劑、有機溶劑清洗污染表面;
由于該產品的特點,鋪貼地面時,在使用一段時間后,磚面可能殘留的個別毛孔疵點會吸臟變黑,如遇此情況,可使用牙刷等工具沾上牙膏等中性清潔劑將其洗干凈,然后用樹狀蠟或硬蠟填充。
水泥濕法鋪貼中板材開裂現象的防備措施
開裂原因
與水泥沙漿的熱膨脹系數差別太大:室溫附近,微晶石的熱膨脹系數為5.5x0-6/℃,而水泥沙漿是10x10-6/℃。(但花崗石的數值卻很接近10x10-6/℃)
水泥硬化后,會逐漸大量脫水,由此產生體積收縮,即水泥專業中所稱的“水泥干縮”。這也會額外加大粘結界面上的應力。
上訴兩條原因疊加在一起,造成了微晶石水泥沙漿濕鋪法施工地面用途中的開裂現象。(花崗石除去特別致密的黑色品種外,都很少有開裂,這恰恰是在于其熱膨脹系數接近水泥沙漿)
一般的通用對策
A. 水泥品種、標號以及灰沙比
鑒于水泥沙漿與微晶石熱膨脹系數不匹配的實際情況,建議所用水泥不要一味追求高標號,基床的普通水泥其標號不宜超過400#,350#更好。純“素灰”就選用275#優質粘貼用白水泥。不應使用體積安定性差的水泥品種,例如火山灰水泥,水泥中不應摻用石灰、石膏,因為二者均會致體積安定性變差。不應使用早強快硬性水泥,通常這類品種都有體積安定性變差的傾向。沙漿的水泥與沙子比例通常為1:4~1:6,視場合而定,這樣的底層厚度為20~40mm,夠厚即可,不宜太厚。
B. 漿中攙加鋸末(3~5mm纖維狀)
對于緊貼在板材底面的純水泥“素灰”薄層(2mm),鋸末(應該細些)的重量摻入比率微5~7%(水泥干粉95~85%),將水泥先與水拌和均勻,然后再將鋸末分散撒上去,繼續拌和和均勻。摻入鋸末后,沙漿的硬化會變慢,不過仍適于作業,如需要可相宜加入少量建筑107膠液。對沙漿鋪底層,鋸末重量摻入比例為10~15%(水泥干粉與干沙90~85%)如果不妨礙拌和性能,摻入量可再適當增加。摻入鋸末后,沙漿的硬化會變慢,不過仍適于作業 ,此處的鋸末可以再放粗一點,但太粗就容易彼此糾纏成團而妨礙攪拌均勻。
特別建議:根據現場材料具體情況,依照上訴原理,在正式施工前做一下實驗,找到切實的參混比例和操作經驗。
注意:“素灰”薄層和沙漿鋪底層均應分別摻加鋸末,這兩點一定一起實施,缺一不可。
摻加鋸末的意義:均勻分散的鋸末能夠緩沖應力,從而避免應力積累增長到危害程度的局面。
上一篇:微晶石表面劃痕及污染的預防處理
下一篇:微晶石異形加工指引